双碳系列小知识(六)
发布时间:2024-03-22 11:09:42 栏目:地学科技

十六、什么是温升目标?

《巴黎协定》中提出了未来的温升目标:到本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1.5℃之内。由此产生了2℃温升目标和1.5℃温升目标。

十七、什么是“2摄氏度阈值”说?

“2摄氏度阈值”说是欧盟率先提出来的。其内容是,尽管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越来越多的共识趋向于认为,平均气温的提升不能超过2℃,这是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底线。相对于1750年工业化前的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并由此引发出,为确保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不超过这个阈值,则全球在2050年以前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0%,即所谓全球排放减半。有专家指出,“2摄氏度阈值说”不具有权威性。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指出,一些发达国家强调要达到这一阈值,到2020年需要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5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内,以此得出全球只能排放8000亿吨二氧化碳的结论。按照某些发达国家设计的这一减排路径,占全球人口15%的发达国家仍能占用8000亿吨中40%以上的排放空间,而占全球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占用50%多的排放空间。

十八、为什么全球控温1.5℃生死攸关?

2018年10月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布了一份重磅报告——《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报告称:到2100年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1.5℃以内,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有更多益处。

如果气候变暖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2052年间就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到2040年足以毁灭人类的气候大危机就会上演。而如果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控制在1.5℃范围内有助于避免地球气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恶化。由于现今地表均温较工业革命前水平已经升高1℃,按照第二项控温目标,今后人类活动所致温度上升不能超过0.5℃。研究表明,温度少上升0.5℃,地球的生态系统表面上能够保持现今状态。如果维持宽松控温目标,人类和其他生物将面对一个更难生存的地球。如能实现1.5℃控温目标,相比2℃目标,全球缺水人口将减少一半;由高温、雾霾和传染病所致患病和死亡人数下降;海平面少上升0.1米;失去栖息地的脊椎动物和植物数量少一半;全球大部分珊瑚礁得以幸存。如果实现1.5℃目标,经常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的人口将减少大约4.2亿,遭遇异常高温天气的人口将减少6400万。

十九、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指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人类和地球建设一个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和韧性的未来而努力。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三大核心要素: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保护。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且对个人和社会的福祉都至关重要。消除一切形式和维度的贫穷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促进可持续、包容和公平的经济增长,为所有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减少不平等,提高基本生活标准,促进社会公平发展和包容性,推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综合和可持续管理。




内容转载:《碳达峰碳中和知识50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