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会百年系列纪念文章——中国地质学会的奖项(1)
发布时间:2022-05-31 栏目:工作动态

LOGO.jpg


1949年以前,中国地质学会先后设立了五种奖章和奖金:

1、葛氏奖章(1925年设立)

2、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1930年设立)

3、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1936年设立)

4、学生奖学金(1940年设立)

5、许德佑先生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1945年设立)


一、葛氏奖章

葛利普(Amadeus Willam Grabau,1870-1946)是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任教授。1920年应丁文江之邀来华,任中国地质调查所古生物专家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对于中国学者的古生物研究工作帮助甚大,并为中国地质学会的会务多有贡献。1925年度学会会长王宠佑为纪念其师葛利普教授(王宠佑1904年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师从葛利普学习地质),捐款600元为基金,按期定制金质“葛氏奖章”,由“中国地质学会就对于中国地质学或古生物学之有重要研究或与地质学全体有特大贡献者给之”,并规定“每二年授给一次”。葛氏奖章自1925年设立以来,至1948年共授给九次,其中第一次(1925年度)于1926年5月3日在北京授给葛利普本人。


历届葛氏奖章获得者

image.png


二、纪念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

赵亚曾(1898-1929)河北蠡县人,于1923年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工作,1928年任技师兼古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在地质调查所工作的六年期间,“总计已刊著作凡十八种,逾一百万言”。1929年3月,黄汲清和赵亚曾一起出外从事野外工作,经陕西越秦岭入四川,计划由四川叙府分头入贵州、云南工作,然后东行与丁文江会合。11月15日,赵亚曾不幸在云南昭通县属二十五里闸心场佛德盛栈遇匪殉难,为学牺牲。中国地质学会为了纪念赵亚曾“考察西南地质在云南殉难,并为鼓励中国地质学者从事专门研究,以贡献于地质学及古生物学之进步起见,募集基金以二万元为额,无论是否满额,每年以所得利息为补助金,名为纪念赵亚曾先生补助金。”该项补助金自1932年度开始发放到1949年为止,共发放18次、22人获奖。


历届纪念赵亚曾先生研究补助金获得者

image.png


三、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

丁文江于1936年1月5日在长沙逝世后,中国地质学会为了纪念丁文江,募集“丁文江先生纪念基金”,共得43765元,规定“以基金所得利息,每二年对中华国籍研究地质有特殊贡献者发给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六千元整。如有余额,再捐助北京大学地质系研究处作为调查研究之用。”此项奖金于1940年开始赠予至1948年止,先后共授奖五次。


历届丁文江先生纪念奖金获得者

image.png

四、学生奖学金

1940年7月学会理事翁文灏建议筹募基金、设立学生研究奖金,10月,理事会通过《中国地质学会奖学金章程》,写明“为奖励学生努力研究工作,提高兴趣,更求精进起见,设学生奖学金”。奖学金分甲丁两种,各大学地质系第四年级学生均得将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于每年七月间寄理事会,审查及格者发给奖金。学生奖学金于1941年开始发放至1948年共发给五次。


历届学生奖学金获得者

image.png

五、许德佑先生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

1944年四月间中央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古生物研究室无脊椎古生物组主任许德佑(1908-1944)、技佐陈康(1916-1944)、练习员马以思(女,1919-1944)在贵州西部调查地质,于24日行至普安晴隆间之黄厂,遇匪被戕,三人均为学牺牲。中国地质学会为纪念三人不幸为学牺牲,建立“许德佑先生、陈康先生、马以思女士纪念奖金”,与1944年9月收到奖金基金10万元,从1945年开始赠予,至1949年止,先后赠予五次。